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焦作市2006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07年財政預算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06年全市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06年,在全市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基礎上,財政收支增幅較高,預算執行情況良好。
(一)全市財政預算收支完成情況
1.全市一般預算收支完成情況
⑴全市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72910萬元,為預算的105.6%,增長23.3%,增收70424萬元。
分級完成情況
市級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27384萬元,為預算的106.2%,增長22.2%,占全市一般預算收入的34.2%(收入詳細情況見預算執行情況表);縣市區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45526萬元,為預算的105.3%,增長23.8%,占全市一般預算收入的65.8%。
分項完成情況
全市地方稅收收入完成268202萬元,增長22.9%,增收50044萬元,稅收增量首次突破5億元。其中: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主體稅種完成199165萬元,增長15.4%,增收26647萬元,與經濟發展基本適應。契稅、資源稅等小稅種完成69037萬元,增長51.3%,增收23397萬元。
全市非稅收入完成104708萬元,增長24.2%,增收20380萬元。
組織收入工作中,正確處理擴大收入規模和優化收入結構的關系,嚴格依法組織收入,挖掘稅收征管潛力,規范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稅收占一般預算收入比重為72%。
⑵全市一般預算支出完成577791萬元。全市一般預算收入372910萬元,加上上級各項補助171487萬元、調入資金9003萬元,減去上解上級支出47935萬元,全市收入總計505465萬元,加上上級追加和上年結轉,全年實際下達支出預算591642萬元,完成577791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7.7%,增長26.3%,增支120260萬元。
分級完成情況
市級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87297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7.3%,增長25.6%,占全市一般預算支出的32.4%(支出詳細情況見預算執行情況表);縣市區一般預算支出完成390494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7.2%,增長27.2%,占全市一般預算支出的67.6%。
法定支出完成情況
初步計算,2006年全市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17.2%,教育、科技、農業支出均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符合法定增長要求。
教育支出完成74716萬元,增長29.7%;
科技支出完成7651萬元,增長17.3%;
農業支出完成26924萬元,增長17.5%。
2.全市基金預算收支完成情況
全市基金預算收入完成22864萬元,增長26.1%;基金預算支出完成58958萬元,增長82.8%,主要是土地有償使用收入和工業交通部門基金收支增加較多。
市級基金預算收入完成19389萬元,增長36.3%,占全市基金預算收入的84.8%;基金預算支出完成44411萬元,增長91.5%,占全市基金預算支出的75.3%。
全市預計可以實現收支平衡,目前正在匯編收支決算,待與省財政廳結算后,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
(二)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投入情況
加大惠農補貼力度。全市財政實際落實七項惠農補貼8620萬元,其中:兌現糧食直補和農業生產資料綜合直補7137萬元,落實小麥、玉米良種補貼、測土配方施肥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1050萬元,落實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補貼433萬元,促進了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
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在保證編制內教師工資按國家現行規定標準發放的同時,全市財政落實“兩免一補”資金1888.7萬元,春秋兩季資助學生15.5萬人次,基本解決了因貧輟學問題。落實3310萬元支持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農村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
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全市財政落實7012.4萬元,試點范圍擴大到各縣市,參合農民達到198萬人,補助標準由每人20元提高到40元,初步建立了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問題的制度機制。
建立健全農村社會救助體系。全市財政落實1512萬元,全面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45萬低保對象受到資助。落實2037萬元,保障五保戶基本生活,加強敬老院建設,集中供養率達到25.9%。落實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資金177.8萬元,2964人受到扶助。
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全市財政落實20424萬元支持農村公路建設,落實3840萬元解決農民飲水安全問題,落實950萬元支持農村沼氣工程建設,農村基本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開展國有農場稅費改革。落實194萬元,對農工免征農業稅,免除農工承擔的類似“鄉鎮五項統籌”收費,減輕國有農場農工負擔,增強國有農場活力。
(三)支持和諧社會建設投入情況
增加就業和社會保障投入。全市財政用于社會保障和撫恤救濟支出48729萬元,增長49.2%。落實就業再就業資金6893萬元,4.17萬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落實645.3萬元,實施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提高城市低保最低補差標準,4.58萬低保對象按標施保。安排專項補貼資金36萬元,落實“雙困”家庭廉租住房補貼。
增加衛生事業投入。全市財政醫療衛生支出23100萬元,增長50%,其中:市級支出6287萬元,增長16.7%。
增加文化事業投入。全市財政文體廣播事業費支出16582萬元,增長15%。
增加高等教育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救助投入。市級財政落實510.5萬元獎、助學金,資助高等教育及中等職業教育貧困生4135人次,初步建立了貧困學生資助政策體系。
增加環保治理和生態建設投入。投入11425萬元,用于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爭取中央和省環保專項資金2560萬元,市本級安排環保專項資金4000萬元,支持了52個環保項目建設,加強污染治理力度。兌現退耕還林補助資金1774萬元,為可持續發展和改善生態環境創造了條件。
增加平安焦作建設投入。全市財政公檢法司支出36619萬元,增長26.5%。市級安排60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開展平安焦作建設。
落實石油價格改革補貼。分兩次對國有林業、漁業、城市公交、農村道路客運和出租車5個弱勢或公益性行業給予油價補貼974.2萬元,緩解了油價上漲對這些行業的影響。
(四)支持經濟轉型投入情況
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市級財政安排工業強市專項資金2億元,支持工業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產業化貼息、重點企業自主創新和工業集聚區建設。
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市級財政籌措企業關閉破產補助資金1128萬元,落實特困企業解困資金3100萬元,分離企業辦社會補助1902萬元,向上級爭取1565萬元,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結構調整和出口創匯。
促進旅游產業和外向型經濟發展。市級財政籌措1166.9萬元,支持云臺山等景區景點旅游工程建設和宣傳促銷。落實出口退稅8290萬元,支持企業擴大出口。
支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市級財政籌措9.5億元,支持了河道治理、城市道路大修、廣電中心、“兩館”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五)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投入情況
落實轉移支付。市對縣市區及時落實一般轉移支付21753萬元,比上年增加10108萬元。
積極扶持縣域經濟發展。取得上級“三獎一補”獎勵資金7225萬元、縣域經濟發展獎勵資金4000萬元,籌集開行貸款資金2億元,全力推動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緩解了縣鄉財政困難,促進了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了縣域經濟發展進程。
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市級財政籌措500萬元農業結構調整資金,支持優質農副產品深加工,引導、帶動社會資金加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加強農業綜合開發投入,投資2463萬元,用于土地治理和產業化經營。
支持農村信用社改革和解決供銷社歷史遺留問題。及時撥付分紅補貼885萬元和保值儲蓄補貼1248萬元,支持農信社增資擴股;爭取供銷社政策性掛賬補貼1993萬元,優化了縣域經濟發展環境。
(六)深化公共財政改革
財政綜合改革繼續深化。政府債務管理創出新路子,率先在全省試編政府債務預算;全面建立政府投資項目評審機制,全年審核項目337項,審核資金19.1億元,審減金額2.3億元,審減率11.9%;擴大績效評價范圍,評價總金額達到1.97億元,花錢問效的績效意識正在形成;國庫制度改革繼續深化,市本級288個行政事業單位全部納入國庫集中支付范圍,縣市區也全面實行集中支付;政府采購更加完善,采購規模達到15.7億元,采購總量和采購比例連續八年位居全省第一;政府收支分類改革順利實施。
規范收入分配秩序。按照中央統一部署,積極穩妥推進改革規范公務員收入分配秩序工作。從2006年7月1日起,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公務員工資制度,并相應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政策,適當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和社會保障對象收入水平。全面清理整頓公務員津貼補貼,建立并逐步完善津貼補貼發放制度和監督制約機制。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財政改革與發展中仍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全市人均財政收支水平不高,財政困難狀況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保障力度仍需加強;收入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越權減免稅和偷逃騙稅行為仍不同程度存在;歷史欠賬多,債務負擔重;部門預算需要進一步細化,部分項目安排滯后,
財政資金不足與浪費并存等。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積極研究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7年財政預算安排情況
(一)2007年財政工作和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
2007年,全市經濟將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勢頭,財政收入具備穩定增長的經濟基礎。但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都需要增加支出,增支壓力很大。根據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財政工作和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市九次黨代會、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思想,認真貫徹穩健的財政政策,強化收入征管,優化收入結構,確保法定和重點支出,把更多的資金投向公共服務領域,著力支持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增加“三農”投入,落實惠農政策,著力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化改革,完善制度,著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著力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富裕文明開放和諧新焦作、奮力走在中原崛起前列提供財力保障。
(二)2007年預算安排政策要點
積極穩妥安排收入計劃,一般預算收入增幅略高于生產總值增幅。
優先保工資,保運轉,保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支出。
教育、科技、農業支出按法定要求增長。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主要用于農村,加大惠農補貼力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投入。
加大文化、公共衛生支出。足額安排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所需經費,增加公益性文化事業投入。
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長。
(三)2007年一般預算收入指導性計劃
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等因素,2007年全市一般預算收入指導性計劃按增長15%安排。
各縣市區根據當地實際,妥善安排本級收入預算增幅。
(四)2007年市級預算安排
1.市級一般預算收入安排146500萬元,增長15%。
市級稅收收入安排121480萬元,增長17.5%,主要是萬方、輪胎、化電等骨干企業發展將帶動收入增長。
市級非稅收入安排25020萬元,增長4.1%。
2.市級一般預算支出安排166220萬元,增長21%。
市級一般預算收入146500萬元,加上體制結算收入18720萬元、調入資金1000萬元,扣除列收列支項目24220萬元,市級可安排的收入為142000萬元,全部安排支出。
工資福利及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57768萬元,占34.8%,增長36.4%。
商品和服務支出5864萬元,占3.5%,與上年持平。
專項支出102588萬元,占61.7%,增長14.6%。
3.市級重點項目安排情況
2007年,市級新增財力主要用于落實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和規范津貼補貼、法定和重點支出增長,其他專項支出大體維持上年水平,支出安排很滿,執行中將從緊把握(各支出科目安排詳見預算草案)。
除人員和公用支出按規定增長外,重點支出安排情況:教育支出22251萬元,增加7149萬元,增長47.3%;科技支出2397萬元,增加552萬元,增長29.9%;農業支出7778萬元,增加1532萬元,增長24.5%;醫療衛生支出8706萬元,增加1634萬元,增長23.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444萬元,增加518萬元,增長10.5%。
三、2007年財政工作重點
2007年,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財政工作全局,按照建設和諧社會要求,統籌兼顧,突出民生,完善管理,務實進取,努力實現財政又好又快發展。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繼續加強收支管理,增強財政保障能力
堅持依法治稅。強化重點稅源監控,完善零星稅源征管,促進稅收經濟協調增長,提高稅收占一般預算收入比重。堅決制止和糾正擅自出臺減免稅、先征后返等稅收優惠政策,嚴厲打擊各種偷逃騙稅等違法行為。
規范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繼續清理規范納入預算的非稅收入,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非稅收入項目。土地出讓收支全額納入基金預算。
嚴格按預算控制支出,堅持均衡支出,確保法定和“十件實事”等重點支出需要。
(二)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
從2007年春季開學起,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學雜費,同時提高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繼續對農村中小學貧困家庭和享受城市低保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特殊教育學校殘障學生“零費用”上學。
確保編制內教師工資按國家現行規定標準及時足額發放。
籌措資金更新配置農村中小學課桌凳,完善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進一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
(三)增加醫療和社會保障投入,推動和諧社會建設
增加就業再就業投入,落實促進就業再就業財稅扶持政策。
足額安排補助資金,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擴大到各城區,并規范管理,確保參合農民真正受益。
擴大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面,繼續調高養老金標準,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加大城鄉醫療救助力度,完善城鎮低保制度,將農村低保最低補差標準提高到不低于40元,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到45%。
完善以助學貸款、助學金、獎學金等為主要資助手段的高等教育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使困難家庭子女通過政府資助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落實基層政法機關經費保障機制,改善基層政法機關辦公辦案條件,促進平安焦作建設。
(四)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
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農村綜合改革試點,深化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等改革。
開展化解鄉村債務試點。探索建立優先化解農村義務教育債務激勵約束機制,堅決制止發生新的鄉村債務。
對2002年農村稅費改革以來的農業稅尾欠,繼續執行暫不清收政策。創新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機制,防止農民負擔反彈。
全面落實國有農場稅費改革政策,基本完成國有農場農工減負、分離場辦社會職能和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等任務。
(五)強化財政支農政策,促進農民增收和現代農業發展
繼續實施和完善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業生產資料綜合直補等七項惠農補貼,確保農民得到更多實惠。
運用綜合政策措施,加快優質糧食與加工基地建設,促進龍頭企業發展和農業產業化經營。
集中資金支持農業科技推廣應用,推動科技富民工程,提高農業科技水平。
(六)完善促進經濟轉型財政政策,推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落實鼓勵自主創新財稅優惠政策,完善財政扶持機制,繼續支持優勢行業重點企業自主創新、技術改造和外向型經濟,加快提升優勢行業競爭力。
加大縣域經濟發展扶持力度,提升基層財政保障水平。積極落實資金,支持農業綜合開發加快發展。支持縣市農業產業化、工業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
落實引導資金,促進旅游產業加快發展。
落實鼓勵能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財政政策,扶持循環經濟發展,推進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開展煤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煤炭資源開發有償使用制度和補償機制,加大煤炭資源開發保護力度。籌措資金支持實施退耕還林、污染防治等,改善生態環境。
(七)強化財政管理監督,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財政統一管理制度。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全面澄清行政事業單位“家底”。
細化部門預算,編制綜合預算,統籌安排財政預算內外資金,增強預算編制的完整性、科學性和準確性。完善國庫集中收付制度,規范政府采購行為,將政府投資項目全部納入投資評審范圍,提高政府投資效率。強化基金收支預算管理,加快支出進度。加強政府債務管理,2007年各縣本級要編制政府債務預算。
對各縣市區2007年財政收支預算進行全面審查,督促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安排農業、教育、科技支出預算,確保農業、教育、科技支出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
加強對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管理的監督檢查,健全事前評審、事中監控、事后評價相結合的全程財政監督機制,強化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監督,加大對重點領域和重點支出的監督,嚴肅財經紀律,厲行節約,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做好2007年財政工作任務繁重,意義重大。我們將認真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和市九次黨代會、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財政工作,堅持為民、務實、進取、廉潔,依法科學理財,自覺接受各級人大和社會各界監督,努力完成各項財政工作任務,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加快建設富裕文明開放和諧焦作步伐、奮力走在中原前列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