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要論述,市財政局(國資委)以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嚴格標準,強化舉措,持續為基層減負,進一步健全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切實激發基層發展內生動力。
“保基層運轉”為基層減壓力
為有效緩解基層財力短缺、基層干部待遇落實難等困境,該局(委)積極籌措資金,進一步加大對基層政權運轉的幫扶和保障力度,減輕基層負擔。
一是兜牢兜實“三保”底線。堅持將“三保”支出作為預算支出重點,構建市縣兩級財政困難程度評價體系,建立基層“三保”運行周報告、月監控、季分析、年保障制度,夯實財政平穩運行基礎。今年以來,全市“三保”支出186.5億元,有效保障了市縣兩級“三保”各項支出。
二是強化庫款運行保障。加強庫款運行分析和預判,每日對庫款運行和保障情況進行監測,根據各縣(市、區)庫款保障情況,安排資金調度,增強基層財政庫款保障能力。對財政資金保障水平偏低的縣(市、區)及時做好往來調度工作,保障工資發放和機構運轉。
三是做好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工作。以保障村級組織正常運轉為中心,加強督導調度,著力做好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工作,支持縣鄉提高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能力。截至目前,該局(委)已統籌省、市資金7186萬元,用于村“兩委”干部報酬、村級組織辦公經費、服務群眾經費及基層黨建工作經費等。
“改體制機制”為基層添活力
該局(委)聚焦縣(市、區)基層關注的體制機制問題,深化落實管理體制改革,為基層減負松綁、擴權賦能,激發體制機制活力。
一是完成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在深入縣(市)調研的基礎上,研究出臺下劃縣(市)的原市級稅源企業分稅分成和固定上解基數的焦作方案,在保證縣(市)既得利益的基礎上,充分釋放了省與縣級財政體制改革和放權賦能改革新活力。
二是優化調整市與區土地收益分配機制。按照“依法依規、市縣均衡”原則,制定印發《關于進一步調整完善市與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管理體制的通知》,盤活市區存量土地資源,推動市與五城區財政均衡協調發展。
三是落實常態化直達資金機制。全面抓好預算下達、資金撥付、預警監控等環節,密切關注直達資金預算執行情況,加強部門間協調聯動,促進資金快速落實、規范使用。截至目前,該局(委)共收到中央直達資金48.03億元,用于教育事業發展、社會保障、困難救助、衛生健康等民生領域;已支出35.32億元,支出進度73.5%,居全省第三位。
“減文會調研”為基層卸負擔
該局(委)精簡發文,減少赴基層調研、檢查頻次,取消不必要的考核評比任務,堅持無事不擾,有效減輕了基層工作負擔。
一是精減發文數量。堅持少而精的原則,嚴格控制發文數量,文件、簡報可發可不發的公文堅決不發;可長可短的公文堅決要短,能以電傳網絡等形式發布的,不以文件印發,節約了紙張,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嚴控會議數量。嚴格目標管理,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根據工作需要,財政、國資系統會議做到確實需要召開的會議按期召開,會期一般不超過半天;可開可不開的會議堅決不開,可合并召開的會議統籌合并召開。同時,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期間會議紀律要求,盡量壓縮會議規模,減少參會人員和工作人員,與會議無直接關系的人員不邀請參加。今年1月至9月,該局(委)召開的系統性會議10次,較去年下降52.4%。
三是提高調研檢查實效。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著力解決走過場、虛而不實問題。科學合理制訂年度計劃,及時糾正機械式做法,做到不以開會、發文、留痕多少評判工作好壞,不以微信工作群、政務APP上傳工作場景截圖或視頻來代替對實際工作的評價,不隨意要求基層填表報數、層層提供材料。對督查檢查考核事項統籌規范,嚴控頻次規模,切實減輕基層負擔。今年以來,該局(委)尚未組織開展全市性督查檢查考核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