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云南大理洱海邊的灣橋鎮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態保護情況,他同當地干部合影后說:“立此存照,過幾年再來,希望水更干凈清澈。”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如何將洱海這一中國乃至世界的美景流傳于世、造福子孫?
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云南大理洱海邊的灣橋鎮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態保護情況,他同當地干部合影后說:“立此存照,過幾年再來,希望水更干凈清澈。”
習近平總書記表示,“我是第一次來大理,從小就知道蒼山洱海,很向往。看到你們的生活,我頗為羨慕,舍不得離開。”
總書記對洱海提出的要求也是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要求,體現了在新時期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要求。
知易行難,真要想治理好洱海談何容易。
“洱海清,大理興”。要想治理好洱海的環境污染,第一步就是先把污染截住,然后才談得上治理。按照“依山就勢,有縫閉合,分片收集,集中處理”的原則,2015年10月11日,大理州“環湖截污(一期)PPP項目”正式落地開工,批復投資45億元,該項目是財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項目。
如今,利用PPP模式建成的洱海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運轉如何?總書記關心的洱海環境保護進展如何?云南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政府如何利用PPP模式轉變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實現跨越式發展、可持續發展?
2016年4月16日到18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隨財政部PPP中心調研洱海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試圖從當地居民、地方政府、社會資本方、咨詢機構、專家學者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和調查了解PPP模式之于公共治理的創新改革與探索實踐。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20期)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張璐晶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