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网址,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歡迎訪問焦作市財政局網站!

體育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財教[2012]50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體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體育局:

  為進一步規范體育事業單位財務行為,加強財務管理和監督,促進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事業單位財務規則》(財政部令第68號)和國家有關法律制度,結合體育事業單位特點,我們對《體育事業單位財務制度》(財文字〔1997〕273號)進行了修訂。現將修訂后的《體育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反饋我部。

  附件:體育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財政部 國家體育總局

  2012年12月28日

  

附件:

體育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規范體育事業單位的財務行為,加強體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障體育事業單位健康發展,根據《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和國家有關法律制度,結合體育事業單位特點,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于各級各類體育事業單位(以下簡稱體育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

  第三條 體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堅持勤儉辦事業的方針;正確處理事業發展需要和資金供給的關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國家、單位和個人三者利益的關系。

  第四條 體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合理編制單位預算,嚴格預算執行,完整、準確編制單位決算,真實反映單位財務狀況;依法組織收入,努力節約支出;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加強經濟核算,實施績效評價,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資產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資產,防止資產流失;參與單位重大經濟決策和對外簽訂經濟合同等事項;加強對單位經濟活動的財務控制和監督,防范財務風險。

  第五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財務會計機構,配備具備從業資格的財務會計人員。

  第六條 體育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在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由單位財務部門統一管理。

第二章 單位預算管理

  第七條 體育事業單位預算是指體育事業單位根據事業發展目標和計劃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

  體育事業單位預算由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組成。

  第八條 國家對體育事業單位實行核定收支、定額或者定項補助、超支不補、結轉和結余按規定使用的預算管理辦法。

  定額或者定項補助標準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財力可能,結合體育事業特點、發展目標和計劃、單位收支及資產狀況等確定。定額或者定項補助可以為零。

  非財政補助收入大于支出較多的體育事業單位,可以實行收入上繳辦法。具體辦法由財政部門會同體育主管部門制定。

  第九條 預算編制原則:

  (一)堅持合法合規的原則。根據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以及體育事業發展目標和計劃編制單位預算。

  (二)堅持完整性和統一性原則。單位應當將全部財務收支在預算中予以反映,并按照國家預算表格和統一的口徑、程序及計算依據編制單位預算。

  (三)堅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則。單位預算應當自求平衡,不得編制赤字預算。  

  (四)堅持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的原則。既要考慮事業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國家財力的可能和單位的收入狀況、資產狀況,保證重點,兼顧一般。

  (五)堅持勤儉節約、注重績效的原則。挖掘內部潛力,努力增收節支,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第十條 體育事業單位參考以前年度預算執行情況,根據預算年度的收入增減因素和措施,以及以前年度結轉和結余情況,測算編制收入預算;根據事業發展需要與財力可能,測算編制支出預算。

  第十一條 體育事業單位根據年度事業發展目標和計劃以及預算編制的規定,提出預算建議數,經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報財政部門(一級預算單位按同級財政部門規定報送,下同)。單位根據財政部門下達的預算控制數編制預算,由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報財政部門,經法定程序審核批復后執行。

  第十二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嚴格執行批準的預算。預算執行中,國家對財政補助收入和財政專戶管理資金的預算一般不予調整。

  上級下達或單位的事業計劃有較大調整,或者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增加或者減少支出,對預算執行影響較大時,單位應當報主管部門審核后報財政部門調整預算;財政補助收入和財政專戶管理資金以外部分的預算需要調增或者調減的,由體育事業單位自行調整并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備案。

  收入預算調整后,相應調增或者調減支出預算。

  第十三條 體育事業單位決算是指體育事業單位根據預算執行結果編制的年度報告。

  第十四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編制年度決算,由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后報財政部門審批。

  第十五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加強決算審核和分析,保證決算數據的真實、準確,規范決算管理工作。

第三章 收入管理

  第十六條 收入是指體育事業單位為開展業務及其他活動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

  第十七條 體育事業單位收入包括:

  (一)財政補助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財政撥款(含彩票公益金)。

  (二)事業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開展體育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上繳國庫或者財政專戶的資金,不計入事業收入;從財政專戶核撥給體育事業單位的資金和經核準不上繳國庫或者財政專戶的資金,計入事業收入。

  (三)上級補助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

  (四)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附屬獨立核算單位按照有關規定上繳的收入。

  (五)經營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在專業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即本條上述規定范圍以外的各項收入,包括投資收益、利息收入、捐贈收入等。

  第十八條 事業收入包括:

  (一)體育競賽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組織和參加各類體育比賽和表演所取得的收入,包括出售門票、比賽冠名權、媒體轉播權和提供服務等取得的各項收入。

  (二)體育公共設施服務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依托體育場地及附屬設施提供體育比賽、健身休閑、健身指導、技能培訓、運動康復、體質測試等服務取得的收入。

  (三)體育技術服務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對外提供技術指導、技術咨詢、技術培訓、信息服務和推廣體育科研成果等取得的收入。

  (四)體育衍生業務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通過形象代言、特許使用權、冠名權等取得的收入。

  (五)其他體育事業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除上述各項收入以外的收入。

  第十九條 經營收入包括:

  (一)銷售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非獨立核算部門銷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二)經營服務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非獨立核算部門對外提供經營服務取得的收入。

  (三)租賃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出租房屋、場地、大型設備等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經營收入,即體育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取得的除上述各項收入以外的收入。

  第二十條 收入管理的要求

  (一)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依法組織收入,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注重經濟效益。

  (二)體育事業單位取得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應當使用財政部門和稅務部門統一印制的票據,并建立健全各種專用收款收據、銷售發票、門票等票據的管理制度。

  (三)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批準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不得擅自設立收費項目,自定收費標準。

  (四)體育事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加強銀行賬戶的統一管理,收入要及時入賬,防止流失。

  (五)體育事業單位的各項收入應當全部納入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

  (六)體育事業單位對按照規定上繳國庫或者財政專戶的資金,應當按照國庫集中收繳的有關規定及時足額上繳,不得隱瞞、滯留、截留、挪用和坐支。

第四章 支出管理

  第二十一條 支出是體育事業單位開展業務及其他活動發生的資金耗費和損失。

  第二十二條 體育事業單位支出包括:

  (一)事業支出,即體育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發生的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基本支出是指體育事業單位為了保障其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項目支出是指體育事業單位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在基本支出之外所發生的支出。

  (二)經營支出,即體育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生的支出。

  (三)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即體育事業單位用財政補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對附屬單位補助發生的支出。

  (四)上繳上級支出,即體育事業單位按照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的規定上繳上級單位的支出。

  (五)其他支出,即本條上述規定范圍以外的各項支出,包括利息支出、捐贈支出等。

  第二十三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將各項支出全部納入單位預算,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

  第二十四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財務規章制度規定的開支范圍及開支標準;國家有關財務規章制度沒有統一規定的,由體育事業單位規定,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備案。體育事業單位的規定違反法律制度和國家政策的,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應當責令改正。

  第二十五條 體育事業單位在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中,應當正確歸集實際發生的各項費用數;不能歸集的,應當按照規定的比例合理分攤。

  經營支出應當與經營收入配比。

  第二十六條 體育事業單位從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取得的有指定項目和用途的專項資金,應當專款專用、單獨核算,并按照規定向財政部門或者主管部門報送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完成后,應當報送專項資金支出決算和使用效果的書面報告,接受財政部門或者主管部門的檢查、驗收。

  第二十七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強化成本意識、加強經濟核算,具備條件的體育事業單位可以根據開展業務及其他活動的實際需要,實行內部成本核算辦法。

  第二十八條 體育事業單位實行內部成本核算,應當按照核算對象將業務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進行歸集、分配和計算,其費用可以劃分為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和期間費用。

  (一)直接費用是指直接從事體育公共設施服務、體育競賽、體育技術服務、體育宣傳品制作等專業業務活動和非獨立核算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

  (二)間接費用是指體育事業單位內部各業務部門為組織和管理體育公共設施服務、體育競賽、體育技術服務、體育宣傳品制作等專業業務活動和非獨立核算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

  (三)期間費用是指體育事業單位內部行政后勤管理部門發生的各項費用。

  第二十九條 體育事業單位實行內部成本核算,其成本費用應當按照支出用途分別歸集到單位事業支出、經營支出等相應科目中。

  第三十條 體育事業單位實行內部成本核算,其基本建設支出、對外投資、各種罰款、贊助和捐贈支出以及國家規定不得列入成本費用的其他支出,不得計入成本費用。

  第三十一條 體育事業單位實行內部成本核算,應當建立成本費用與相關支出的核對機制,以及成本核算分析報告制度。

  第三十二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購制度等有關規定。

  第三十三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加強支出的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的有效性。

  第三十四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依法加強各類票據管理,確保票據來源合法、內容真實、使用正確,不得使用虛假發票。

  票據經辦部門和人員應當對票據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財務部門應當加強票據的審核,拒絕報銷虛假票據。

第五章 結轉和結余管理

  第三十五條 結轉和結余是指體育事業單位年度收入與支出相抵后的余額。

  結轉資金是指當年預算已執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執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繼續使用的資金。結余資金是指當年預算工作目標已完成,或者因故終止,當年剩余的資金。

  經營收支結轉和結余應當單獨反映。

  第三十六條 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的管理,應當按照同級財政部門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七條 非財政撥款結轉按照規定結轉下一年度繼續使用。非財政撥款結余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職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為事業基金用于彌補以后年度單位收支差額;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八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加強事業基金的管理,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則,統籌安排、合理使用,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規模。

第六章 專用基金管理

  第三十九條 專用基金是指體育事業單位按照規定提取或設置的有專門用途的資金。

  專用基金管理應當遵循先提后用、收支平衡、專款專用的原則,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規模。

  第四十條 專用基金包括:

  (一)修購基金,即按照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并按照規定在相應的購置和修繕科目中列支(各列50%),以及按照其他規定轉入,用于體育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維修和購置的資金。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較少的事業單位可以不提取修購基金。

  (二)職工福利基金,即按照非財政撥款結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規定提取轉入,用于單位職工的集體福利設施、集體福利待遇等的資金。

  (三)其他基金,即按照其他有關規定提取或者設置的專用基金。

  第四十一條 各項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辦法,國家有統一規定的,按統一規定執行;沒有統一規定的,由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確定。

第七章 資產管理

  第四十二條 資產是指體育事業單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

  第四十三條 體育事業單位的資產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和對外投資等。

  第四十四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單位資產管理制度,加強和規范資產配置、使用和處置管理,維護資產安全完整,保障事業健康發展。

  第四十五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按照科學規范、從嚴控制、保障事業發展需要的原則合理配置資產。根據單位資產存量狀況、人員編制和有關資產配置標準,編制資產購置計劃,按照部門預算管理的有關要求列入年度部門預算,并履行相關政府采購規定。

  第四十六條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包括現金、各種存款、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應收及預付款項、存貨等。

  第四十七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國家現金及各種存款的有關規定,并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

  第四十八條 體育事業單位對應收及預付款項要按時清理結算,加強管理。

  第四十九條 存貨是指體育事業單位在開展業務活動及其他活動中為耗用而儲存的資產,包括材料、燃料、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一)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存貨管理制度。單位資產管理部門應當指定專人負責,嚴格收發手續,完善存貨驗收、出入庫和保管制度,防止丟失、損壞和變質。

  (二)單位資產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存貨明細賬,定期與財務部門的存貨總賬進行核對,并對存貨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盤點,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對存貨盤盈、盤虧應當及時處理。

  (三)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制定消耗性存貨儲備定額和主要存貨消耗定額。

  第五十條 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是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作為固定資產管理。

  固定資產一般分為六類:房屋及構筑物;專用設備;通用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檔案;家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

  體育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明細目錄由國務院體育主管部門制定,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

  第五十一條 體育事業單位要加強固定資產管理:

  (一)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加強固定資產維護和保養,制定操作規程,建立技術檔案和使用情況報告制度。

  (二)購建、調入、捐贈、贊助的固定資產,由單位資產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驗收,財務部門參與驗收,專業儀器設備和新建的房屋及構筑物應當有專業技術人員參加驗收。經驗收后的固定資產要及時入賬并交付使用。

  (三)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盤點。年度終了前應當進行一次全面清查盤點,保證賬實相符。

  第五十二條 體育事業單位接受捐贈、贊助的實物包括固定資產和消耗性物品兩類。

  體育事業單位接受捐贈、贊助的固定資產,按照同類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或者有關憑證記賬,接受捐贈、贊助固定資產時發生的相關費用應當計入固定資產價值。

  體育事業單位接受捐贈、贊助的服裝、器材、食品、飲料等消耗性物品,按照實物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物資臺賬,嚴格出入庫管理。

  第五十三條 在建工程是指已經發生必要支出,但尚未達到交付使用狀態的建設工程。

  在建工程達到交付使用狀態時,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工程竣工財務決算和資產交付使用。

  第五十四條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有實物形態而能為使用者提供某種權利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財產權利。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加強本單位無形資產的評估確認、開發、保護、使用和轉讓的管理。轉讓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取得的收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體育事業單位取得無形資產發生的支出,應當計入事業支出。

  第五十五條 對外投資是指體育事業單位依法利用貨幣資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向其他單位的投資。

  (一)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對外投資。在保證單位正常運轉和事業發展的前提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對外投資的,應當進行充分的可行性論證,并履行相關審批程序。

  (二)體育事業單位不得使用財政撥款(含彩票公益金)及其結余進行對外投資,不得從事股票、期貨、基金、企業債券等投資,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三)體育事業單位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合理確定資產價值。

  (四)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對所辦企業的管理制度,認真履行相關管理職責,對企業經營者任免、重大決策和收益分配等事項進行監督管理。

  第五十六條 體育事業單位資產處置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競爭、擇優的原則,嚴格履行相關審批程序。

  體育事業單位出租、出借資產,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

  第五十七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提高資產使用效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資產共享、共用。

第八章 負債管理

  第五十八條 負債是指體育事業單位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要以資產或者勞務償還的債務。

  第五十九條 體育事業單位的負債包括借入款項、應付款項、暫存款項、應繳款項等。

  應繳款項包括體育事業單位收取的應當上繳國庫或者財政專戶的資金、應繳稅費,以及其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上繳的款項。

  第六十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對不同性質的負債分類管理,及時清理并按規定辦理結算,保證各種負債在規定期限內歸還。

  第六十一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財務風險控制機制,規范和加強借入款項管理,嚴格執行審批程序,不得違反規定舉借債務和提供擔保。

第九章 事業單位清算

  第六十二條 體育事業單位發生劃轉、撤銷、合并、分立時,應當進行清算。

  第六十三條 體育事業單位清算,應當在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的監督指導下,對單位的財產、債權、債務等進行全面清理,編制財產目錄和債權、債務清單,提出財產作價依據和債權、債務處理辦法,做好資產的移交、接收、劃轉和管理工作,并妥善處理各項遺留問題。

  第六十四條 體育事業單位清算結束后,經主管部門審核并報財政部門批準,其資產分別按照下列辦法處理:

  (一)因隸屬關系改變,成建制劃轉的體育事業單位,全部資產無償移交,并相應劃轉經費指標。

  (二)轉為企業管理的體育事業單位,全部資產扣除負債后,轉作國家資本金。需要進行資產評估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三)撤銷的體育事業單位,全部資產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核準處理。

  (四)合并的體育事業單位,全部資產移交接收單位或者新組建單位,合并后多余的資產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核準處理。

  (五)分立的體育事業單位,資產按照有關規定移交分立后的事業單位,并相應劃轉經費指標。

第十章 財務報告和財務分析

  第六十五條 財務報告是反映體育事業單位一定時期財務狀況和事業成果的總結性書面文件。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按照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的規定和要求,定期編制財務報告,做到內容完整、數據真實、計算準確、說明符合實際情況,并定期向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以及其他有關的報表使用者提供財務報告。

  第六十六條 體育事業單位在編制財務報告前,應當對財產、債權、債務等進行全面清查盤點,并編制盤存表。對盤盈、盤虧、報廢、損毀等按照規定程序辦理。

  第六十七條 體育事業單位報送的年度財務報告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財政撥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資產投資決算報表等主表,有關附表以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

  第六十八條 財務情況說明書,主要說明體育事業發展狀況、體育事業單位收入及其支出、結轉、結余及其分配、資產負債變動、對外投資、資產出租出借、資產處置、固定資產投資、績效考評的情況,對本期或者下期財務情況發生重大影響的事項,以及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

  第六十九條 財務分析的內容包括事業成果、預算編制與執行、資產使用、收入支出狀況、財務管理等。

  第七十條 財務分析指標包括財務指標和業務指標兩類。

  (一)財務指標包括:預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彩票公益金與一般財政撥款分別占總收入比率、人員支出與公用支出分別占事業支出的比率、人均基本支出、資產負債率、經費自給率等。

  (二)業務指標包括:舉辦全民健身活動次數、參與全民健身活動人數、專業運動隊人數、獲世界冠軍數、獲洲際比賽冠軍數、獲全國比賽冠軍數、體育場地設施種類、數量及面積、體育場館開放率等。

  除上述指標外,體育事業單位可以根據本單位業務特點增加財務分析指標。

第十一章 財務監督

  第七十一條 體育事業單位財務監督主要包括對預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結轉和結余管理、專用基金管理、資產管理、負債管理等的監督。

  第七十二條 體育事業單位財務監督應當實行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后監督相結合,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相結合。

  第七十三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經濟責任制度、財務信息披露制度等監督制度,依法公開財務信息。

  第七十四條 體育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監察機構履行內部財務監督職責,加強對單位經濟活動的監督,有效防范財務風險。

  第七十五條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依法接受主管部門和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十二章 附 則

  第七十六條 體育事業單位基本建設投資的財務管理,應當執行本制度,但國家基本建設投資財務管理制度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七十七條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體育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的適用,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執行。

  第七十八條 接受國家經常性資助的社會力量舉辦的體育公益服務性組織和社會團體,依照本制度執行;其他社會力量舉辦的體育公益服務性組織和社會團體,可以參照本制度執行。

  第七十九條 下列體育事業單位或者體育事業單位的特定項目,執行企業財務制度,不執行本制度:

  (一)納入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體育事業單位和體育事業單位附屬獨立核算的生產經營單位;

  (二)體育事業單位經營的接受外單位要求投資回報的項目;

  (三)經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批準的具備條件的其他體育事業單位。

  第八十條 體育科學研究單位、學校和體育醫院執行同行業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第八十一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和體育主管部門可以根據《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和本制度,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補充規定,報財政部、國家體育總局備案。

  體育事業單位應當按照本制度,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單位內部財務管理辦法,并報主管部門備案。

  第八十二條 本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附:體育事業單位財務分析指標

體育事業單位財務分析指標

  一、財務指標

  1.預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體育事業單位收入和支出總預算及分項預算完成的程度。計算公式為:

  預算收入完成率=年終執行數÷(年初預算數±年中預算調整數)×100%

  年終執行數不含上年結轉和結余收入數

  預算支出完成率=年終執行數÷(年初預算數±年中預算調整數)×100%

  年終執行數不含上年結轉和結余支出數

  2.彩票公益金、一般財政撥款占總收入比率,衡量體育事業單位收入結構。計算公式為:

  彩票公益金占總收入比率=本年彩票公益金收入÷本年總收入×100%

  一般財政撥款占總收入比率=本年一般財政撥款收入÷本年總收入×100%

  3.人員支出、公用支出占事業支出的比率,衡量體育事業單位事業支出結構。計算公式為:

  人員支出比率=人員支出÷事業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業支出×100%

  4.人均基本支出,衡量體育事業單位按照實際在編人數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計算公式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離退休人員支出)÷實際在編人數

  5.資產負債率,衡量體育事業單位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開展業務活動的能力,以及反映債權人提供資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計算公式為: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6.經費自給率=(事業收入+經營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其他收入)÷(事業支出+經營支出)×100%

  二、業務指標

  1.舉辦全民健身活動次數,指體育事業單位舉辦的不同級別群眾體育活動的總次數。

  2.參與全民健身活動人數,指參加體育事業單位舉辦的全民健身活動的總人數。

  3.專業運動隊人數,指在體育事業單位優秀運動隊試訓、在訓和處于職業轉換期并享受運動員津貼的運動員人數。

  4.獲世界冠軍數,指體育事業單位運動員參加夏季和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體育單項組織正式批準舉辦的世界錦標賽、世界杯賽或世界杯系列賽總決賽獲得的冠軍次數。

  5.獲洲際比賽冠軍數,指體育事業單位運動員參加夏季和冬季亞洲奧林匹克運動會、亞洲體育單項組織正式批準舉辦的亞洲錦標賽、亞洲杯賽或亞洲杯系列賽決賽獲得的冠軍次數。

  6.獲全國比賽冠軍數,指體育事業單位運動員參加夏季和冬季全國運動會、國家體育單項協會正式批準舉辦的全國錦標賽和杯賽的冠軍次數。

  7.體育場地設施種類、數量及面積,指體育事業單位所有的各類體育場地設施的種類、數量和面積。

  8.體育場館開放率,衡量體育事業單位所有的各類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時間占總使用時間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體育場館開放率=場館向社會開放時數÷使用總時數×100%。